2008.04.17(五)
羽潔千里迢迢將玉帶鳳蝶寶寶帶回來,有幾隻寶寶活力充沛爬來爬去,
接手的張育齊慌亂的將他們交給我們。
今天是星期五,來不及分給組員,先暫時集中在我和盈君的寢室裡,輪流看顧。
事實證明,沒有經驗,就算有兩個人,還是一片混亂。
出於意料之外,有幾隻寶寶太活力充沛了,不安於呆在滿室時草的盒子裡,三番兩次試圖爬出來,
我們的盒子又有空隙,於是靈機一動,用手邊有的鋁箔紙包覆當作上蓋,戳了幾個洞
就這麼自以為安心的過了一夜。
佈置新家--塑膠盒子底部鋪乾淨衛生紙,髒了有點發沒要換,
葉子吃完也要換。
蓋子戳洞,摘新鮮葉子,洗乾淨,擦乾。
環境不要讓他有霧氣水氣,
2008.04.18(日)
隔天十點,一覺醒來,睡眼惺忪的看了他們一眼,猛地被嚇醒,
一隻寶寶就這麼大剌剌的在鋁箔紙上爬行,
我們趕緊把鋁薄紙換成洞比較小的版本。
下午出了門,回來之後,很乖很乖的呆在盒子裡。
晚上清理的時候,一打開鋁薄紙,還是有幾隻已經爬到盒子側身上緣了,
其中一隻的反應怪怪的,輕輕用水彩筆碰它,想要把它拿起並放回盒子,
他墜落之後蜷曲著不動,我心裡漾起了擔心,輕輕把它放回盒子,又觀察了一會兒,
發現他一直排出水狀排泄物,我開始慌了,急忙問了有經驗的朋友這樣正不正常,
得到的結果是昆蟲的排泄物很少有水分,是尿酸結晶之類的嗎?
總之蟲寶寶拉肚子了,只好將他隔離到聽天由命加護病房。
側身蜷曲在葉子上,像是抱著肚子痛苦不堪,希望,這折磨是暫時的。
後來看到他正身爬離了葉子,到了角落,也不再有水狀排泄物,
2008.4.19 (日)
正為他重新獲得力氣而喜出望外,持續觀察著,期待病情好轉。
下午的時候,盈君買了保鮮膜回來,我們把鋁薄紙換掉了,
一方面便於掌握即時狀況,一方面讓蟲寶寶有較正常的晝夜變化。
晚上仔細點了一下名,發現不見了一隻!!還有一隻很小的已經很久沒有動了,
不知道想要脫皮還是有什麼三長兩短,太小了,顏色變化不明顯,很難辨別。
再等等看吧。
葉子上有黑黑的痕跡,還有黃色透明的殼,
是脫皮嗎?查了一下資料,資料上說明了脫皮後的蟲會把脫下來的皮吃掉,
問了朋友,黃色透明的應該是脫下的頭殼。
但是,黑黑的痕跡沒有被吃掉,
所以,會是超小隻的寶寶被大隻的寶寶壓扁了嗎?
還是指是忘記吃掉?
2008.4.20(一)
似乎是不行了。拉肚子的孩子動也不動,逐漸變黑...
今天一大早雷雨交加,氣溫比前兩天低,蟲寶寶們的活動力也出奇的低,
上了一個下午的課,回宿舍之後,他們也沒有亂跑的跡象,
於是一面很安心不太需要抓來抓去,一面也很擔心何以活動力下降了?
也許是太安心了,再次點名的時候又少了兩隻。
2009.4.21(二)
一早帶著他們去上細胞。
一樣安分得不可思議。
第一節下課終於和羽潔帶回家養的三隻寶寶見面了,真是肥嫩又健康阿。
我們正討論動也不動的事,猜測著是不是要脫皮,阿阿其中一隻就逕自脫起皮來了,
我們完全措手不及,連相機都來不及拿,
第一次親眼看到他們脫皮的樣子,長大了不少,頭部是新鮮的綠色,很漂亮的!
脫下來的皮長的就像之前被我懷疑是被壓扁的孩子的黑痕跡,緊緊黏在葉片上。
脫了皮之後,再度陷入靜止狀態,完全沒有要吃皮的意思。
拍了幾張照,繼續上課了。
第二節下課,羽潔衝了過來,[在吃了!在吃了!],拿起相機還在摸索使用方法時,他已經吃個精光了。
原來,它需要時間....
到了晚上,依然乖的不像話,但是定格了一陣子會記得繼續吃葉子,戳戳他們也會扭動,
這樣就安心了。
幫大家量了體長,又一隻不到1公分的蟲寶寶失去生命力了,好小,真的好小,好脆弱。
在羽潔的盒子裡發現黏著一片皮的樹葉,不知道怎麼了誰又脫了皮卻沒有吃掉。
盈君突然發現一隻頭部鮮綠得美,正想等他是不是要脫皮,拿著另一片葉子誘引他進食,測試他是否要脫皮,
它沒有反抗的就爬上了新的葉子,正在興高采烈他的聽話時,我側頭一看,發現皮已經快要脫完了,
攝影機又錯失了一次機會。
這次,不再馬虎,盈君密切注意著他是否會吃掉皮。根據早上的經驗,一個小時之內應該會吃。
果然,約四十分鐘後才會回頭將皮吃掉。我們捕捉到他把脫下來的皮吃掉的過程。
所以呢,第一次發現脫下來的皮的時候,是因為我為了整理和找蟲,翻動了位置,
脫皮後的蟲找不到自己的舊皮...於是...就沒有吃到這次大餐了,還是有些個體不會吃掉呢?
不知道會不會對他的成長有影響,偏差或營養不良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