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Molecule & Genetics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科學月刊1983年12月168期   曾惠中

【摘要】

譯案:麥克琳杜克其實在1930年代即對現代生物學上有卓越貢獻,她是第一個將觀察及鑑識玉米染色體所需的細胞學技術發展成功的學者,從而證明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時在染色體的互換中確有遺傳物質交換,為細胞遺傳學奠定新的里程碑,而跳躍基因則是她後半生的另一高峰。

在今天的遺傳課上,學生都知道基因有兩類,一類是負責蛋白質的製造,另一類則管制蛋白質的製造。但是在1940年代,當麥克 琳杜克提出證據顯示:除了構造基因(負責蛋白質的製造)外,還有控制基因表現的基因時,幾乎沒人理會,甚至被認為極其荒謬。然而,麥克琳杜克就因發現了染 色體上有可以控制其他基因而能改變位置的「跳躍基因」,而榮獲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殊榮。

麥克琳杜克的事蹟猶如一個科學界的神仙故事,這位孤獨的科學家長久在退隱中追尋真理,她的發現一向受到蔑視,直到新的證據逐漸闡明了其偉大的特質。諾貝爾獎不過再度肯定罷了,雖然來得太遲些。

「跳躍基因」是目前分子生物學中人人知悉卻不甚明瞭的一個課題,它是生物的基因組中一段特殊的DNA,它能夠任意移動並嵌入 其他的DNA序列中。遠在DNA雙螺旋結構與遺傳密碼發現前,麥克琳杜克從實驗結果中即測知其存在,她並提出「基因控制基因,其中某些能游移於基因組中而 控制不同基因的功能」的說法來解釋。

1940年代,麥克琳杜克在美國紐約州長島的冷泉港研究所發現了玉米基因中有一群控制種子(玉米粒)的糊粉層顏色的突變基因,能從突變型回復成自然狀態的野生型,而使子實呈現紅色斑紋。這個結果跟她的同事羅德斯(M. Rhoades,也是一位細胞遺傳學家)的發現十分類似,羅德斯發現玉米粒的基因中有一對黑色的同質結合(homozygous)親代在應該繁殖出都是黑色子代時,居然得到不同顏色的子代,其比率為全黑:黑點:無色=12:3:1。

因此,羅德斯想到,玉米應有兩個影響玉米粒顏色的基因,一個管顏色,另一管斑紋。當「斑紋基因」出現時,無色的突變基因恢復 成有顏色的形態,因此玉米粒的種皮顯現斑紋。但他的學說必須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是無色迴變(reversion)成有顏色的頻率要很高,二是這種迴變必 須在有斑紋基因時方能發生。

但是麥克琳杜克不作此想,她假設除了顏色基因外另有兩個基因,其一非常靠近顏色基因,可以直接控制其開或關;另一位於染色體 上距離稍遠處,而可以管制第一個基因開關的速率。麥克琳杜克將此二基因命名為控制成員(controlling elements),以別於負責製造特定蛋白質或的構造基因。她的遠見比發現細菌中有「促進子」(promotor)和「抑制子」(suppressor)基因的夏可(Jacob)及莫諾(Monod)足足早了十多年。

在繼續從事確定「控制成員」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的研究中(即製作染色體圖),她發現這些基因會在世代更替時移動!而且它會「挾持」一些構造基因一起動作。麥克琳杜克的解釋是:DNA序列的重行排列(rearrangement)可能是控制所有基因表現的原理。

這個觀念對當時的遺傳學家而言是完全新穎的,而當她發表時,根本無人相信。英國愛丁堡大學遺傳教授芬肯說:「有兩個理由可以 說明她的遭遇,第一,她觸犯了當時生物學的信念──染色體是穩定的。第二,她太急於將如此複雜的證據表現給同行,以致他們完全無法吸收。」芬肯記得,在 1948年當他還是研究生時第一次遇見麥克琳杜克,她立刻非常熱切地向他解釋這個發現,而且似乎逢人便如此。受到大家的漠視而得不到認同,麥克琳杜克失望 極了,從此她退隱且沉默,彷彿縮到蝸殼中,但仍不放棄研究。

為什麼麥克琳杜克的成就要經過如此漫長的歲月才被科學界肯定呢?包括芬肯教授和許多科學家同聲指出,她的工作內容實在難以了 解。有人說她的論文深奧難讀,也有人說她的發現超越了當代甚遠,使人目眩而困惑。不過,她的移動基因的說法使同行的思維混亂而導致反感,倒是事實。像許多 先驅者的例子一樣,一旦她排除了荊棘,後繼者的路就好走多了。麥克琳杜克決心繼續努力,她每天長時間在冷泉港的實驗室中工作,住則將就在附近的一座小公寓 裡。與麥克琳杜克有三十年交情的英國蘇色斯大學微生物遺傳教授西蒙斯描述她這段淒楚而孤寂的日子說:「她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發表在冷泉港研究所的年刊上,而 非那些著名的期刊,這種學術上的自我隔離幾乎使她在學術圈中完全呈現空白。但是她不是像傳言所說的成為隱士,她很樂意傾聽實驗室同仁的苦水,雖然在工作上 與眾不同,但她絕不是不要朋友和同事的。」當她獲悉得獎時,對此榮譽的感想是:「……為獎勵一個多年來從觀察玉米中解決問題而得到許多樂趣的人,這個獎似 乎不太必要。」麥克琳杜克今年已經是八十一高齡了,她仍然在觀察玉米。

雖然麥克琳杜克的革命性理論未受重視,但對她早期研究玉米遺傳20年的際遇而言,這種結果並不意外。

1920年代,麥克琳杜克在康奈爾大學開始遺傳研究生涯時,染色體上帶有基因且能交換這項事實尚無直接的證據。人們曉得生物 細胞在形成配子時,染色體的行為與孟德爾所描述的「因子」的性質相符,隨後貝森(W. Bateson)授以「基因」這個名稱,而後摩根研究果蠅的遺傳,發展出染色體圖的觀念。他以果蠅的性狀在親代出現的頻率以及形成子代時分離的頻率為基 礎,確定了決定性狀的基因若是在染色體上距離愈近,則當減數分裂時這些基因就愈不易分離,這種「連鎖」現象使摩根可以決定染色體上基因的位置。而麥克琳杜 克的早期成就在於她把摩根的觀察結果與顯微鏡下的染色體行為連起來,她的實驗明確地顯示染色體於減數分裂的早期有互換的現象,而此形態的交換即為DNA的 部分交換。

麥克琳杜克用的材料是玉米,她選的性狀是玉米粒的顏色及有無澱粉。顏色由C(color)基因控制,而澱粉的產生則由Wx基 因決定。如果一株玉米擁有Wx基因則它的玉米粒含有澱粉,如果沒有而為隱性的wx/wx,則缺乏澱粉而呈蠟質(waxy),這兩個基因都在第9號染色體 上。麥克琳杜克研究的玉米品種中有一個有特別的9號染色體,它不但比普通的染色體長且一端有個結,這可能是在此品種的育種史上某時期獲得了額外的染色體。 這個品種的顏色與澱粉基因都是異質結合(heterozygous)的,也就是C與wx在一條染色體上,C在有結的一端,wx在較長的一端(另一條染色體 的基因是c與Wx)。麥克琳杜克將此C/c、Wx/wx品種與另一無色但有澱粉(異質結合)的玉米 c/c、Wx/wx品種交配,她檢視其後代並決定其基因型。對於顏色基因,這很簡單,如果子代玉米粒有顏色,那麼它的基因型一定是C/c,因為這是唯一的 可能。然而澱粉的產生卻難以判定了,因為Wx/Wx與Wx/wx的兩種子代都是有澱粉的。玉米的性狀中還有另一現象,如果染色體上帶有Wx基因則其花粉粒 會含澱粉,可以用傳統的碘液試驗染成藍色,因此Wx/Wx的花粉能被染色,但是Wx/wx則混雜有含澱粉花粉與蠟質花粉。因為麥克琳杜克知道有結且較長的 9號染色體帶有C與wx基因,因此她可以明確地判定染色體的形態和基因型的關係。於是,無色蠟質的玉米粒只有在親代的染色體發生互換且交換了遺傳物質後, 得到一種基因型c/wx,而其染色體必然是有較長的一端,但另一端卻無結。簡而言之,只要c基因變成C基因,染色體就多一個結,而只要Wx基因變為wx基 因,染色體就變長。

所以在1931年,麥克琳杜克和克萊頓(H. Creighton)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當染色體發生互換時,其所含物質與遺傳訊息也同時交換。芝加哥大學的微生物教授夏比洛(J. Shapiro)認為,就只憑這項成就,麥克琳杜克應該可得諾貝爾獎而無愧。

不過,今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卻只稱許她發現了移動基因。麥克琳杜克會研究移動基因,緣起於她研究所謂環形染色體(ring chromosome)。環形染色體是一種突變的染色體,非常不穩定,因此帶有此染色體的植物形態有許多變異。玉米粒上的斑紋有時出現在已經矯正錯誤的細 胞中,麥克琳杜克因而發現生物細胞中具有偵檢和修正DNA的機制。在玉米胚中,環形染色體會斷裂成直線形,而產生新的末端,研究這種斷裂又修復的過程,麥 克琳杜克從中發現了玉米粒的顏色變化有特殊方式,因而歸納出會移動的「控制成員」基因。

科學界一直等到夏比洛教授在劍橋清晰地證實細菌中有跳躍基因存在後,才逐漸接受麥克琳杜克的想法。劍橋大學遺傳系教授阿希本 納專門研究果蠅的跳躍基因,他推斷延誤給獎的主因是:「她的發現距離當時所知的太遠,沒有人能將它和有關基因的知識連結起來,」他同意麥克琳杜克的「神秘 性」也阻礙了別人接納的可能。夏比洛教授卻不以為然:「神秘只是當資訊不足時人們用來解釋未知事物的模式,我認為芭巴拉(麥克琳杜克的名字)是改變我們對 遺傳學的看法的人,她發現許多我們無法解釋的事情確實在進行。一個胚胎如何知道它有一個斷裂的第4號染色體必須立刻修理?我不認為那是神秘主義,我認為它 很複雜,而我們還找不到答案罷了。芭巴拉絕不是一個神秘家,她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遺傳學家。」

在最近出版的一本由凱勒(E. F. Keller)教授執筆的傳記中(譯註),作者談到麥克琳杜克頗樂於被稱呼為神秘家,她還說她要超越性別與身體的羈絆。在一個男性為主的科學圈中,女性要 打天下並不容易,而諾貝爾獎證實了她的超人能力,她是唯一在醫學生物界中單獨獲獎的女性。

對麥克琳杜克來說,她一生的心路歷程也就是她的科學的寫照。

(本文譯自New Scientist, 13 Oct., 1983)

譯註:凱勒教授所著的"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由W. H. Freeman公司出版(1983年),為一本描述麥克琳杜克一生極生動的書,書評頗佳。

曾惠中任教於東吳大學微生物系,本刊總編輯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月刊 1983年12月168期  林仁混

跳躍基因之分子面貌

利用最近發展出來的基因複殖(gene cloning)技術,已能將麥克琳杜克30年前發現的跳躍基因加以詳細的分析(見圖三、四)。

Ac-Ds系統被研究較為詳細。Ac(activator)是一種自動調節的基因,當它轉移到某一基因附近就可調節該基因的 活性。同時Ac也可使另一種基因稱為Ds(dissociator)轉移,結果引起染色體之斷裂及異常。Ds可插入玉米的shrunken(Sh)基因座 而引起Sh→sh之突變。在Sh基因座的基因負責合成蔗糖合成以促進澱粉之合成。1982年,布爾(B. Burr)與布耳(F. A. Burr)利用野生型玉米所製造的蔗糖合成m-RNA以製備cDNA,這些包括I-333、Ps+38、Ps+7、R1-Bg13及Pvu55。這些cDNA可當作Sh基因座之探針以尋找Ds插入的位置(如圖二箭頭所示)。利用各種約束(restriction enzyme)將Ds element切下來,就較大的DNA加以分析,其結果如表三所示。由此顯示Ds sh突變型之Ds基因之長度為20~22kb。這些Ds elements插入Sh基因座後就可引起突變,由此推論,若能移去此e1ements,則sh→Sh(野生型)。麥克琳杜克曾分離出四種Ds誘發的突變 型。經分析結果,兩個突變型是在Sh基因座靠近轉錄區插入約20kb之外來DNA(Ds sh-6258、Ds sh-6795), 但另外兩種突變型則在Sh基因之5'-端插入,如圖三所示(Ds sh 5933、Ds sh 6233)。另外有一種迴變型(revertant)(Ds sh-m6795)在插入的DNA分子上發生很大的重排(rearrangement),再度恢復Sh基因之表現能力。這些突變型與迴變型之約束譜(restriction map)如圖三所示。

苦盡甘來─跳躍基因帶來之光明遠景

今天在生物學界,麥克琳杜克之跳躍基因說已居一穩固地位。其應用之大之廣已令人注目。現就其大者略述如下:

一、細菌對抗生素之抗藥力(drug resistance)可借助跳躍基因加以迅速傳播給相鄰的細菌。此種傳播媒介現在已有很多時髦名稱如transposon、insertion sequence(IS)、episome等等。這些觀念與現象皆與麥克琳杜克在1951年所稱的transposable element吻合。

二、跳躍基因在癌細胞之轉形作用(transformation)可能也有很重要的啟示。依目前對癌基因 (oncogene)之研究,已知該基因之表現可經下列幾個機制:(一)在癌基因前加入LTR(long terminal repeat unit,是一種基因表現的promoter或enhancer),此時LTR則類似麥克琳杜克所指的transposable element(或Ac)。 (二)將癌基因放在表現亢進的基因後方,此時,癌基因本身宛如transposable element。(三)癌基因可經由各種致癌因素如化學致癌物、放射線及病毒等之作用而引起突變與致癌作用。此外癌基因亦可由mutator gene之作用引起突變,此種例子尚待發現。此時之mutator gene則為麥克琳杜克所指的dissociator(Ds)基因也。

三、細胞之分化(cellular differentiation)是目前生物學上的重大課題,基因的轉移被認為是引起分化或加速分化的很大動力。吾人已知基因功能之改變是引起分化之憑 藉,在諸多改變之步驟當中乃以轉移最為強大有力。一些參與轉移之基因群,從廣義看來,即是麥克琳杜克所指之跳躍基因也。

熬過漫漫長夜,即是燦爛的黎明。麥克琳杜克博士在1980年後,名利如雪片飛來,應接不暇。1981年她榮獲拉斯可醫學獎 (Albert Lasker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獎額15,000美元與以色列Wolf Foundation獎,獎額50,000美元。同年被推選為芝加哥Mac Arthur Foundation之研究員,終其一生,每年可獲免稅薪俸60,000美元。

她對這些名利之到來,無可奈何的表示「我並不是很會收集身外之物的人」,但她的確也開始以新車代步,並搬進了設備較佳的新居。

對於諾貝爾獎的處理,她對新聞記者表示,還沒有想過,甚至她也不知有多少(據悉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高達190,000美 元)。這位八十一高齡的科學家最關心的事仍然是她的研究對象玉米園的工作。她說:「在我熟悉的玉米田裡工作,便是我最快樂的事情。有了這種工作,我真不願 意停頓下來,有時我真捨不得把時間用在睡眠上。我想不出有比玉米田工作更快樂的事情。」據時代雜誌記者的形容,麥克琳杜克似乎很捨不得暫時離開她喜愛的玉 米田而去瑞典領取諾貝爾獎哩!

參考資料

1. B. McClintock, "Chromosome organiz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 Biol., 16:13~17, 1951.

2. B. McClintock,"Controlling elements and the gene", 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 Biol., 21:197~216, 1956.

3. C. Wallis,"Modern Mendel", Time, 37~38, October 24, 1983.

4. B. Burr and F. A. Burr, "Ds controlling elements of maize at the shrunken locus are large and dissimilar insertions", Cell, 29:977~986, 1982.

5. 林仁混 癌基因的回顧與展望 青杏 第五十六期 103~107頁 民國七十一年

6. 林仁混 癌基因之多種面貌 青杏 第五十七期 151~155頁 民國七十二年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83/00120168/0006.htm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月刊 1983年12月168期  林仁混

科學界之獨行者

據美國時代雜誌的報導,麥克琳杜克自幼就很有主見。她是一位醫生的三女,在17歲時入康乃爾大學就讀,雖然她的母親認為女孩 子並不適合進大學。她本來想主修植物育種,但是由於該科不收女生而改讀植物系。1927年她獲得植物遺傳學的博士學位,由是與玉米開始發生長期的羅曼史。 在1930年代,女性科學家是不能被聘任為專任教席的,因此她像一個皮球一樣,由一個機構滾到另一個機構。在1942年她甚至失業。好在新成立的華盛頓卡 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D. C.)很快的來搭救她,並在冷泉港遺傳實驗室給她一個研究員的職位。為了報答知遇之恩,她在那裡工作至今。她很感慨的說:「假如當時我在他處就職,必定會 因我的工作性質而被解聘。」她指出當時根本無人接受她的工作題材。

在1944年,麥克琳杜克被美國科學院選為院士,她是第三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但她的成就感很快的消退了。因為她提出的理論: 基因可以跳躍於染色體上是有違當時科學常規(scientific dogma)的,評論者都認為她是狂想或甚至發瘋!但是麥克琳杜克所獲得的證據歷歷在目。多年的艱苦栽培,授粉交配及詳細觀察給她無限的信心。玉米粒的顏 色變化並不完全依照遺傳規則,因此她認為這些顏色基因可受到另外基因的管制,宛如控制的開關一樣。

1956年,麥克琳杜克曾把這些跳躍的基因作一簡要的綜述(見表一),由她的實驗已確定這些成員都攜帶在玉米的染色體上,它 們是否可以稱為基因或只稱為管制成員(controlling element)委實使她大費思量。這些成員之共同特點是:一、可使特定之基因表現受到嚴密的控制,可收可放;二、它們可在染色體上游動,也可在不同染色 體間轉位(transposition);三、它們可以自動他去,使本受控制之基因又回到原來之面目;四、它們可使染色體斷裂,甚至引起染色體之轉移 (translocation)、重複(duplication)、殘缺(deletion)與逆轉(inversion)。

麥克琳杜克在玉米的育種上作了很多研究,尤其對第3號染色體之A1基因做了更進一步的觀察。結果發現A1基因座之基因表現,可受到三個以上不同跳躍基因組之管制(見表二),這些基因組包括:

一、Ds-Ac系統:負責管制玉米色素之合成,類似系統可在第9號染色體發現。

二、a1-Dt系統:負責管制玉米之斑點形成,Dt基因負責點狀斑點(dotted spot)之產生。

三、a1m-1-Spm系統:負責維持突變種之穩定作用,Spm基因表現suppressor-mutator之功能。

由於麥克琳杜克對這些跳躍基因的看法,並不被當代科學界所相信,因此她甚至放棄發表她的很多研究成果。她說:「無人要讀它,發表何用?」時間真是科學真理的試金石,到了1960年代,分子遺傳學家開始利用新的方法印證了麥克琳杜克的發現。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83/00120168/0006.htm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月刊 1983年12月168期  林仁混

麥克琳杜克的奮鬥史

遺傳學的開山祖孟德爾是十九世紀時期奧國的一位修道者,他是一位遺傳學上的苦行僧。他在僧院中孤獨的進行豌豆交配的遺傳實 驗,以數學的方法,整理出遺傳的基本定律。在1865年,他就完成了這些偉大的實驗,但一直等到1900年,他的研究結果同時被三位科學家在三個不同的國 度再度發現,才奠定他在遺傳學上的地位。據歷史的記載,他在1870年就放棄了遺傳學的研究,而從事修道院的行政工作。

麥克琳杜克(Barbara McClintock,見圖一)是一位孟德爾的忠實信徒,她的前期際遇與孟德爾相差無幾。近半個世紀的時光,在狹窄的研究圈裡,她孤獨的陪伴著她的印地安 種玉米(Indian corn)。在那時候很多研究小組都以眾取勝,更有大筆經費。但她卻連一個研究助理也請不起。她的研究一直受到極少的注意,即令她已有很重大的發現(見圖 二):在玉米有跳躍的基因(activator, Ac與dissociator, Ds),它在染色體上可隨情況不同而來去自如。這些基因可以控制或調節某些構造基因(structural gene, SG)之活性。當她在1951年發表此種研究結果時,全世界大約只有五名遺傳學家了解她的研究報告。

我們這個世界終於想通了,最近諾貝爾委員會宣稱:「麥克琳杜克之發現是近代遺傳史上兩個重大發現之一,」另一個發現指的是華生和柯立克在1953年發現了DNA的構造。

在已往八十二年的諾貝爾獎歷史裡,科學界僅有六位女性科學家獲此殊榮。只有兩位是單獨獲獎的:1911年法國的居禮夫人因為發現鐳元素和釙元素而獲化學獎;1964年,英國的霍琪金(D. C. Hodgkin)因為決定青黴素及其他化合物之構造而獲化學獎。麥克琳杜克是第一位女性單獨榮護諾貝爾醫學獎的。

冷泉港實驗室主任華生(編註:即DNA構造的發現人)說:「麥克琳杜克獲獎實在是名至實歸,目前沒有人在講述遺傳學時不引用她的工作的,」洵然斯言。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83/00120168/0005.htm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德爾(Gregor Mendel)於公元1822年生於捷克海晨樓〔(Heinzendorf)當時屬於奧地利〕一個農家裡,他是家裡五個孩子中惟一的男孩。在當地上中學 時,校長就開始注意到他過人的天資,而勸他轉學。在獲得他父母親的同意下,他轉到萊普尼克(Leipnik)一所學校。一年內又由於成績優異而進入一所大 學預科學校,1840年畢業,並獲得勤勉及各科成績優良的獎狀。

可是他在求學過程中卻遭遇了不少困難。出生在貧苦的農 家,父母得費盡心力為他籌措學費。當他上大學預科學校時,由於家裡無法繳足全部學雜費,在學校裡等於是個「搭半伙」的學生。每天的麵包和奶油還得父母從二 十哩外的家裡送到學校給他。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下,並沒有打消他求學的慾望,反而使他更珍惜這難得的機會。不幸由於生活的困苦加上過份的用功,竟拖垮了他的 健康。

預科畢業之後,他到奧目茲(Olmütz) 一所大學念哲學。為了籌備學費,他想找份工作,可是人地生疏,又沒有人推薦,始終未能如願。受到這種打聲,在迫切的求知慾下,失望之餘,竟抑鬱成疾,最後 只好退學回家休養。翌年他恢復了健康,決心再回奧目茲,他最小的妹妹有感於他的好學精神,變賣部份嫁粧資助他,孟德爾始終記住她的情義,後來培植她的兩個 兒子念醫學院。這次重返學校,他很幸運地找到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終能順利地念完兩年哲學課程。然而也由於他的盡職和過度用功,身體支持不了,又生了一場 大病。更不幸的,他父親在一次意外中被樹幹壓傷了胸部,而不能再工作,只得把田賣給他的女婿,並且說明如果以後孟德爾願意從事於教士的工作,就可以支取部 份田產以為資助(看樣子要兒子學什麼並不是我們的特產),對於孟德爾這是傷感情的事,因為他實在不願意在教會裡做事,只希望能從事一些科學上的工作。但是 自己又沒有那筆錢去念完大學,奈何﹗只好去求教於他的物理學教授佛朗茲(Friedrich Franz)。這位教授立刻推薦他到布隆(Brünn) 的奧古斯丁修道院(Augustinian Monastery)去。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學費的問題,二來那兒的老師多半是大學裡的教授,同樣可以幫助他從事科學的探討。於是孟德爾就以實習生的身份到 了奧古斯丁修道院。雖然去以前,他心中還是很勉強,但是自從進去以後就一直非常熱誠地工作,修道院裡確實也給了他很好的進修機會。

他是個病魔的好顧主,在修道院的四年中,前後重病至少 有四次之多。之後由於患有高度的精神緊張症,甚至連別人的探望都使他受不了。他的心理情況是這麼壞,納普(Napp)主教只得決定免除他所有教士應盡的義 務。所以畢業之後於1849年10月就以臨時教師的資格到茲奈姆(Znaim)的一所大學預科學校任教。由於對這份工作的喜愛及努力,他很快地贏得全校師 生的愛戴。自然地他就希望成為正式教員,於是報名參加教員檢定考試。這個考試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利用暑假寫兩篇分析性質的文章,如果及格才能到維也納 (Vienna)參加第二及第三部份的口試及筆試。

主考先生是維也納大學的兩位教授:教物理學的保嘉納 (Baron von Baumgartner),和教動物的克納爾(Rudolf Kner)。保嘉納給他的題目是「申論空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克納爾考他有關「火成岩及沈積岩」的問題。這兩篇文章孟德爾都寫得頭頭是道,保嘉納也頗為 讚許,但是克納爾卻不以為然。而他對孟德爾的評語又不能使人心服。因此後人以為孟德爾考不及格是由於克納爾的偏心。後來克納爾總算也同意讓孟德爾於八月到 維也納參加口試和筆試。考完口試和筆試後,保嘉納還滿意孟德爾的成績,克納爾則不然。十月裹孟德爾接到落榜的通知,並要他一年後再考一次。孟德爾覺得很失 望,為此,納普主教還特地寫信去問保嘉納。這位物理學教授就建議他到維也納大學去,在自然科學方面打基礎。在維也納大學的兩年,對他無疑是一生的轉捩點, 他不只在那兒進修一些基礎科學,如物理、化學、數學、動物學、植物學等,更重要的是他遇見了幾位良師。他的實驗物理學教授是杜普拉(Christian Doppler),數學老師是愛丁豪森(Andrew von Ettinghausen),這兩位教授都是一時之選,教他如何利用數學來解決一些物理上的問題。我們不難想像到以後這些知識如何影響到孟德爾對於實驗的 設計,以及把統計學的觀念帶進遺傳學。他的植物學教授溫格(Franz Unger),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對於細胞學說很有貢獻,孟德爾從他那兒知道了前人以及當時一些名學者在雜交(品種之間的交配)方面的工作,也學會 了做雜交的工作。在維也納的兩年裡,他得益極多,明白一個研究題目的中心問題在那裡,能夠建立不同的假設,也懂得如何設計實驗來證明假設。

1853年7月他回到布隆,翌年5月再度到大學預科當 臨時教師,決心再度參加檢定考試,憑著維也納大學兩年的進修,增加了不少信心。1856年5月舉行考試,不幸第一部分考試未完就病倒了。病情極為惡劣。醫 生認為他患著嚴重的心理不穩定症,部份病因在於求學時期的貧困刻苦,過度用功等等,加上這次檢定考試的壓力太大,終至精神崩潰。此後一生中,他再也沒有參 加過檢定考試,一代遺傳學大師,竟未能嘗到正式教員的滋味,直到1868年,出任修道院院長,他才辭去臨時教員的工作。

孟德爾病癒極快,不久就再從事雜交的實驗。同年夏天他開始做一連串的豌豆交配實驗,以他所受的訓練和判斷的正確,很快就有了結果,1865年布隆自然歷史學會(Brunn Society For Natural History)宣讀他的論文,次年並發表于該會期刊上。

他的主要結論是成對的因子之間有顯性 (Dominant)及隱性(Recessive)之分,當個體在形成配子時(一般講,在植物體雄性配子為花粉細胞,雌性配子為卵細胞;而在動物體則分別 為精蟲與卵細胞),成對的因子分離,每個配子得到成對因子中的一個,而且這種分離是任意的。在雌雄配子結合時,也沒有固定的結合形式。換言之,雌雄配子間 的結合也是任意的。關於這一點以人類性別的決定為例子就可以一目瞭然。我們知道決定一個個體的性別與性染色體有密切關係,女性個體中成對的性染色體為 XX,男性為XY,女性在形成雌配子(即卵細胞)時,成對的染色體分離(和成對的因子分離是一樣的,因為因子是染色體的一小部份於是每個卵細胞所帶的性染 色體都是X;而男性在形成雄配子時(即精蟲),由於XY染色體分離,有一半的精蟲帶X染色體,另外一半帶Y染色體。在受精時如果帶有X的精蟲和卵細胞結 合,則生出來的自然是女娃娃﹔如果帶有Y染色體的精蟲和卵細胞結合,自然表示傳宗接代有希望。由於帶X的精蟲和Y的精蟲數目相等,其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也 相同的,所以在這個世界裡男女的比例該接近於1:1。

我們以豌豆種子顏色的外表型(Phenotype)為 例子來說明孟德爾的實驗。假設黃顏色是顯性表型,綠顏色是隱性表型,而這外表型的顯示是受一對因子的支配,A表示顯性因子,a為隱性因子,因此此種植物體 決定其種子顏色的因子型(Genotyde)不外是AA,Aa或aa。如果因子型是AA或Aa,則種子為黃色,因為A是顯性可以蓋住a的表示能力。。帶有 aa因子型的種子則顯出隱性的性狀──綠色。如果構成因子型的兩個因子相同,如AA或aa,叫同基因合子(Homozygous),如果成對因子中一為顯 性一為隱性(Aa)則稱為異基因合子(Heterozygous)。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同基因合子的兩個因子都是顯性,則表示於外表的性狀為顯性,反之, 則顯示隱性表型;而異基因合子則顯示顯性表型。

如果因子型為AA的豌豆為母體,和因子型為aa的豌豆 為父體做交配實驗,由於形成配子時成對的因子分離,所以母體形成的雌配子都帶有一個因子A,父體形成的雄配子則為a。雌雄配子結合,在子一代(即親代結成 的種子)的因子型則為Aa,所有種子的顏色都是黃色。由這些種子長成的豌豆在形成配子時,雌雄配子各有一半是帶A和a因子。如行自花授粉,所結成的種子其 因子型應該有三種,即AA,Aa,和aa,而且比例為1:2:l,種子顏色表型的比例黃色比綠色為3:1。看看後面的兩個圖示就可以明白。

這個實驗可以清楚地解釋為甚麼同基因合子顯性和同基因合子隱性交配後,子一代的種子顏色是一致的,而親體不同的表型到子二代才重現,並且有固定的比例。

其實豌豆的交配實驗並不是開始於孟德爾,早在1823年,奈特(T. A. Knight)即已發表過一篇類似的文章。他也發現親體的兩種不同表型到子二代才顯示出來。不過他未能解釋出任何意義,也不知道因子和顯示於外表性狀之間的關係。孟德爾畢竟是棋高一著。他解釋了這些現象的原因,而且第一次把統計的觀念帶進遺傳,這也是他最大的貢獻。

實驗的結果證明了他的假設是正確的。一對因子的遺傳, 如異基因合子的豌豆行自花授粉,下一代的外表型之比例在理論上應該是3:1,孟德爾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實在太接近這個理論數值了。譬如說,他在種子顏色性狀 的實驗裡,所得到子二代黃色種子的數目是6022,而綠色種子是2001,實際比例是3.01:1。另外以平滑種子(顯性)和皺縮種子(隱性)的實驗裡, 子二代所得到的平滑和皺縮種子數目分別為5474與1853,實際比例是2.96:1。在一個統計學家的眼光中,這個實際觀察到的比例太不可思議了,它太 接近理論數值了。譬如你手擲一個銀幣,記錄所擲示正反面的次數,然後對一位統計學家說你擲1000次所得到正反面的次數分別是500與500,他一定以為 你在騙他(雖然這是真的),但是你如果說得到的結果分別是480與520,他會告訴你這樣的結果是很合理的。

費雪〔(Ronald A. Fisher)一代統計大師〕把孟德爾所發表的結果做一番統計分析,發現在種子顏色性狀的實驗裡,在8023個種子中要得到黃色種子和綠色種子的比例為 3.01:l的機遇率是0.00007,換句話說,孟德爾必需做14,000次同樣的實驗,才有一次這樣的結果。不要說費雪,就是各位也一定難於置信了。 後人多少總是偏袒先賢,所以有人認為這些結果可能是他的助手或學生為了取悅於他,知道他所期望的比例是3:1,才造出這樣的資料。不管孟德爾是不是騙了我 們,他的結論實在是太對了。

這樣重大的發現可惜沒有引起任何的重視,不是沒有人知 道(因為他印了40份單行本,而且該期刊也寄出了115本,遠至英美各地)主要是那時候大家沒能接受他的理論。過於早熟的理論往往是悲哀的,在科學的發展 過程中,類似這樣的事情不知發生過多少次。因為大家都還沈醉在達爾文的進化

論中。直到1900年杜佛里(Hugo de Vries1848-1935),柯林斯(Carl Correns 1864-1933)謝麥克(Erich von Tschermak 1871-1962)在幾個月裡分別發表了他們對孟德爾理論的證實,才喚醒了人們對孟德爾學說的重視,乃導致遺傳學的迅速發展。而這時孟德爾已逝世16年 了。(去世於公元1884年1月6日)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70/00030003/0021.htm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