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ecology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ㄧ 個炎熱的夏日早晨,我們來到石牌國小,為了將我們這學期對蝴蝶的深入認識,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給小朋友們,我們編了約二十分鐘的劇本,透過角色扮演的方 式,說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活潑到幾乎在失去控制的邊緣,問的問題都是我們認為不會被注意到的問題,如:蝴蝶的腳有這麼粗嗎?麻雀的嘴巴是長在肚子上嗎?毛毛蟲也會說話耶?!蝴蝶姐姐(陳盈君飾)是女生,小時候為什麼是男生(張育齊飾)?小朋友們知道事實和故事的差別,可是卻非常故意地當作問題提出來,然後才為自己的創意笑得花枝亂顫,或者他們只是覺得看大人們出糗很有成就感呢?無 論如何,他們百分之一百的參與度,讓我在活動進行中也跟著活力充沛起來了。童心未泯的班導師站在後面為小朋友們以相機記錄下這堂特別的課,連最後的感謝的 歡呼都可愛極了。老師充滿愛心的帶領,讓這些孩子成長得很快樂。這些播在我心裡的快樂種子,很快地在看到二年級的小朋友之後,瞬間抽長成深沉的感觸。小朋 友們依然踴躍發問,可是再也沒有那些樂不可支的笑容以及天馬行空的問題,會質疑和計較的小朋友變多了,沒有被叫到回答問題的失落感更重了,老師在堆滿作業 的辦公桌後扳著嚴肅的臉,把一個小朋友叫過去討論作業上的錯誤,小朋友印象中的蝴蝶活動之圖缺了一角,以數學還是國文用不協調的顏色填補。我們像是逢場作 戲一般,接受了一個制式化的感謝,匆匆離去。我不禁自問,如果我是個孩子,我會希望在什麼樣的班級,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怎麼帶領我的孩子們?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我正打著上一篇和上上篇心得時,

另一隻蝴蝶破蛹而出,

我手忙腳亂地開始錄影,

看著她跌跌撞撞心裡好擔心,

不知道該不該幫她一把,

卻又覺得本能應該會領導她成功地通過蜕變的考驗,

然而....等了又等,幾個小時過去了,

她的翅膀並沒有順利展開,

皺摺的翅膀,讓她飛翔的計畫被打亂了。

 

 

生命如此脆弱,身體裡的變化如此複雜,

每個流程每個環節都要如此小心翼翼,

否則,一點點的差錯,命運就會轉了個大彎毫不留情地駛向不可逆的死亡之途。

 

結不了蛹的中中,長不大的小小,

如果你們沒有因為摔倒摔壞了五臟六腑,

你們精密的體內,到底正運作著哪一個步驟?

會不會被寄生蟲奪走了自主權,

會不會只是步調緩了些…

如果我有機會繼續等待,我將等到什麼?

 

DSCN5830.JPG

 

展翅失敗的羽潔二號,

委屈你生長在人工的飼養盒裡,

外面的世界危機四伏,

但是遼闊的大地給了你們一片空間恣意展翅,

那不是我們自以為能夠輕易簡單的提供給你們的,

大大能更在盒子裡成功展翅,也許是一個偶然的幸運吧!

 

朋友說,自然環境下,蝴蝶通常是在深夜或清晨羽化,

是為了避免自己在最脆弱的時候遇上天敵吧,我想,

而羽潔二號,不知怎麼地,你看大大出來了,也急著跑了出來,

在不對的時機

 

今晨的時候看見你的蛹下半部變成了黑色,

知道你也將破蛹成蝶,

只是沒有料到這麼的快,

也許,我真的輕忽了生命的重量,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

傻傻的就走一步算一步,遇到問題才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於是把那些僥倖養成蝶的、說著養蝶很簡單的經驗談當了真,

釀成了許多悲劇…

 

謝謝這些生命在我面前演出的起起落落,

你們告訴我,大自然的生機盎然是多麼需要被珍惜與呵護的奇蹟!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5()

照例想到就會把他們拿起來看一看,

今天吃的比較多了,

但是還是沒有長大的跡象,

也沒有想要結蛹的跡象,

成天動也不動的趴在那邊,

到底怎麼了呢?

 

轉頭講了話,伴隨著生動的肢體語言,比手畫腳了一番,

就這麼一揮,盒子在我措手不及的一瞬間天旋地轉一番後落了地,

盈君大喊著,我沉默著,緩緩的將它拾起,

在盒子內翻轉之後,兩隻蟲寶寶堆疊在一起,

我將小小移開,敏感的發現她的抓地力減弱了許多,我知道這是不祥的徵兆,

扶正之後,原本不大愛動的她,一直往前爬行,似乎在掙扎著想要脫離痛苦,

中中則是更加沉默了...順著捲曲的葉子蜷曲著身體,沒有想要調整姿勢的意思,

我感覺到大事不妙,

感覺到他們的疼痛,無聲的呻吟。

 

朋友要我等待,

也許沒有那麼脆弱,

也許他們可以把這次意外當成一陣突如起來颳起的強風...

 

羽潔的老二蛹和我的大大蛹仍然看似平靜的跟著時間的漏斗安靜的沉睡著。

 

5.16()

DSCN5785.JPG

側著身子,小小已經不行了,

中中依然動也不動,只是排出了液狀排泄物,

輕輕的碰觸,瑟縮了一下,

他們都在痛苦邊緣掙扎著,

我卻無力回天...除了滿腔愧疚...我束手無策......

 

蛹們依然沉睡著,被人忽略著。


5.17()

不願去面對要將蟲埋葬的事實....

 

蛹沉寂了多久,也不記得了,

不夠細心,沒有數過他們即將破蛹的日子,

他們的安靜讓人錯以為他們的時間已經靜止。


 


 

DSCN5768.JPG

批批趴趴,東西碰觸盒子的聲音,

我以為是窗外的生機,因此不以為意,

第二次如此,第三次疑慮就按奈不住好奇,

轉頭去尋找聲音的來源,

這一看可把我嚇著了,

大大已經破蛹而出,翅膀也已經完全展開了,

我既緊張又興奮地打電話問了朋友,問了羽潔,

拍了照之後小心翼翼抱著盒子往網室快步前進,

到了室外之後,不知道是開闊與明亮的空間激起她飛翔的欲望,

還是搬動的不穩,造成了她的不安,

她開始在小小的盒子裡拍動翅膀,

我拿了東西蓋在透明的盒蓋上,她意外的靜了下來,

我加快了腳步,往網室邁進。

 

 

 

DSCN5774.JPG

滿室蝶舞,在眾蝶之中,很快地找到了羽潔第一隻飛舞的玉帶,

快樂地穿梭在彩色的花朵間採蜜。

 


 

DSCN5776.JPG

我將我的玉帶輕輕放在淋不到雨的地方,

看到羽潔的玉帶在附近飛著,

趕快做好準備,去認識新朋友吧!

 

回去之後,拾起被靈魂遺忘的軀殼,

走到那棵餵養他們長大的柳橙樹下,

輕輕將他們放下,以橙葉為床為被,就此長眠,

小小的軀體,滋養曾餵哺他們長大的大樹。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日)

DSC00069.JPG

大大變的好奇怪,爬到垂直的壁上,

下面的衛生紙好大一片黃黃的是吐了還是便便了?

朋友說有可能是要化蛹,但也有可能是要死掉ORZ

好緊張...好不容易養這麼大...

 

羽潔敲我說他家的小孩也有水狀排泄物,

「看起來像是要結蛹了」很平靜的說著。

不過他們家的小孩一直爬來爬去,

我家的則是一動也不動吊在那兒,

 

因此,雖然聽他這麼一講我安心了不少,

但還是處於警戒中,

一整個晚上不停的注意她的變化,

深怕有個萬一。

 

幫他們清理了衛生紙之後,

把大大和其他小孩隔離開來,

起初她仍然一動也不動,

後來就開始不安分的爬來爬去了,

所到之處,都要留下一點絲,

找到一個地方之後,

一會兒直立著吐絲,

一會兒倒立著吐絲,

忙得不可開交,

看他這麼有活力的樣子,

我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安心的去睡覺了。

 

5/4(一)
DSCN5679.JPG

一覺醒來,大大變成月彎形掛在垂直的壁上了,據說這叫做前蛹。

 

5.5(二)

大大原本帶點綠色的蛹,漸漸變成褐色的了。

羽潔二號開始出現變化,

水狀排泄物,然後是在盒子裡爬上爬下的吐絲,

幾次從壁上摔下來讓人心驚膽顫,

害怕她太笨抓不牢,那可不得了,

但也只能在旁邊窮操心地讓她自己去探索去努力,

希望不要摔傷才好。

 

5.6(三)


羽潔二號變成綠色的蛹了。

 

DSCN5681.JPG

寄放的羽潔三號伸了臭角,我只是要幫她移動一下枝條而已阿。(快的措手不及,沒有拍到,以小小代替之)

 

5.8 (五)

羽潔二好變成褐色的蛹了。

蛹的顏色到底是怎麼選擇的呢?

環境嗎?

玉帶只能選擇褐色或綠色的蛹,

那是他們在大自然中的生長環境中最常見的顏色,

不是枝條就是綠葉,

希望愈來愈多的人工飼養不要干擾到他們正常的演化...

 

 

 DSCN5671.JPG DSCN5694.JPG

中中變胖了,期待她也隨後跟上大大的腳步。

小小還是受不拉機的,真是令人擔心。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4.17(五) 

羽潔千里迢迢將玉帶鳳蝶寶寶帶回來,有幾隻寶寶活力充沛爬來爬去,

接手的張育齊慌亂的將他們交給我們。

今天是星期五,來不及分給組員,先暫時集中在我和盈君的寢室裡,輪流看顧。

 

事實證明,沒有經驗,就算有兩個人,還是一片混亂。

 

出於意料之外,有幾隻寶寶太活力充沛了,不安於呆在滿室時草的盒子裡,三番兩次試圖爬出來,

我們的盒子又有空隙,於是靈機一動,用手邊有的鋁箔紙包覆當作上蓋,戳了幾個洞

就這麼自以為安心的過了一夜。

 

     佈置新家--塑膠盒子底部鋪乾淨衛生紙,髒了有點發沒要換,

 葉子吃完也要換。

                   蓋子戳洞,摘新鮮葉子,洗乾淨,擦乾。

                  環境不要讓他有霧氣水氣,          

 

 

 

2008.04.18(日)

隔天十點,一覺醒來,睡眼惺忪的看了他們一眼,猛地被嚇醒,

一隻寶寶就這麼大剌剌的在鋁箔紙上爬行,

我們趕緊把鋁薄紙換成洞比較小的版本。

下午出了門,回來之後,很乖很乖的呆在盒子裡。

晚上清理的時候,一打開鋁薄紙,還是有幾隻已經爬到盒子側身上緣了,

其中一隻的反應怪怪的,輕輕用水彩筆碰它,想要把它拿起並放回盒子,

他墜落之後蜷曲著不動,我心裡漾起了擔心,輕輕把它放回盒子,又觀察了一會兒,

發現他一直排出水狀排泄物,我開始慌了,急忙問了有經驗的朋友這樣正不正常,

得到的結果是昆蟲的排泄物很少有水分,是尿酸結晶之類的嗎?

總之蟲寶寶拉肚子了,只好將他隔離到聽天由命加護病房。

側身蜷曲在葉子上,像是抱著肚子痛苦不堪,希望,這折磨是暫時的。

後來看到他正身爬離了葉子,到了角落,也不再有水狀排泄物,

 

 2008.4.19 (日)

正為他重新獲得力氣而喜出望外,持續觀察著,期待病情好轉。

 

下午的時候,盈君買了保鮮膜回來,我們把鋁薄紙換掉了,

一方面便於掌握即時狀況,一方面讓蟲寶寶有較正常的晝夜變化。

 

晚上仔細點了一下名,發現不見了一隻!!還有一隻很小的已經很久沒有動了,

不知道想要脫皮還是有什麼三長兩短,太小了,顏色變化不明顯,很難辨別。

再等等看吧。

葉子上有黑黑的痕跡,還有黃色透明的殼,

是脫皮嗎?查了一下資料,資料上說明了脫皮後的蟲會把脫下來的皮吃掉,

問了朋友,黃色透明的應該是脫下的頭殼。

但是,黑黑的痕跡沒有被吃掉,

所以,會是超小隻的寶寶被大隻的寶寶壓扁了嗎?

還是指是忘記吃掉?

 

 

2008.4.20(一)  

似乎是不行了。拉肚子的孩子動也不動,逐漸變黑...

今天一大早雷雨交加,氣溫比前兩天低,蟲寶寶們的活動力也出奇的低,

上了一個下午的課,回宿舍之後,他們也沒有亂跑的跡象,

於是一面很安心不太需要抓來抓去,一面也很擔心何以活動力下降了?

 

也許是太安心了,再次點名的時候又少了兩隻。

 

2009.4.21(二)

一早帶著他們去上細胞。

一樣安分得不可思議。

第一節下課終於和羽潔帶回家養的三隻寶寶見面了,真是肥嫩又健康阿。

我們正討論動也不動的事,猜測著是不是要脫皮,阿阿其中一隻就逕自脫起皮來了,

我們完全措手不及,連相機都來不及拿,

第一次親眼看到他們脫皮的樣子,長大了不少,頭部是新鮮的綠色,很漂亮的!

脫下來的皮長的就像之前被我懷疑是被壓扁的孩子的黑痕跡,緊緊黏在葉片上。

脫了皮之後,再度陷入靜止狀態,完全沒有要吃皮的意思。

拍了幾張照,繼續上課了。 

第二節下課,羽潔衝了過來,[在吃了!在吃了!],拿起相機還在摸索使用方法時,他已經吃個精光了。

原來,它需要時間....    

 

到了晚上,依然乖的不像話,但是定格了一陣子會記得繼續吃葉子,戳戳他們也會扭動,

這樣就安心了。

 

幫大家量了體長,又一隻不到1公分的蟲寶寶失去生命力了,好小,真的好小,好脆弱。

在羽潔的盒子裡發現黏著一片皮的樹葉,不知道怎麼了誰又脫了皮卻沒有吃掉。

盈君突然發現一隻頭部鮮綠得美,正想等他是不是要脫皮,拿著另一片葉子誘引他進食,測試他是否要脫皮,

它沒有反抗的就爬上了新的葉子,正在興高采烈他的聽話時,我側頭一看,發現皮已經快要脫完了,

 

攝影機又錯失了一次機會。

這次,不再馬虎,盈君密切注意著他是否會吃掉皮。根據早上的經驗,一個小時之內應該會吃。

果然,約四十分鐘後才會回頭將皮吃掉。我們捕捉到他把脫下來的皮吃掉的過程。  

 

所以呢,第一次發現脫下來的皮的時候,是因為我為了整理和找蟲,翻動了位置,

脫皮後的蟲找不到自己的舊皮...於是...就沒有吃到這次大餐了,還是有些個體不會吃掉呢?

不知道會不會對他的成長有影響,偏差或營養不良之類的。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態保育並非作物推廣,執行前宜三思

顏聖紘 <shenhornyen@hotmail.com>
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生物學系/大英自然史博物館昆蟲學系

 


臺灣的生態保育教育在1980年代以後經由許多學界、官方與民間力量的投入, 一直有著顯著與穩定的進步。然而,在近五年來,由以下種種的現象,使得所 謂的生態保育(Ecological conservation)、復育(restoration)、人工繁 殖及棲地營造之間產生許多的混淆,這些現象甚至可能危害到臺灣目前已甚為脆弱 的生態環境結構:

 

  1. 保育論述紊亂且缺乏科學根據支持:長久以來,臺灣的生態學界對於物種 復育與棲地改善並無總體的共識,最常見的問題即是以研究者本身及其專長物種 為中心的思考邏輯,導致不同領域學者對於同一生態保育課題觀點的歧異。這些 觀點上的歧異經常並未具備嚴謹的科學基礎,僅評個人發言經由某些媒體報導的 斷章取義所呈現。例如淡水紅樹林是否應予疏伐以維持草澤面積?紅樹林的”蟲 害”是否又應防治?在昆蟲學者、鳥類學者與保護區經營學者必然有著相當不同 的觀點。然而這些不同的觀點鮮少被開誠布公地討論,總是在某些保育政策實際 執行之後再招致抨擊。
  2. “明星物種”造成保育政策與大眾教育上的資源分配不公:舉例來說,在近 五年的平面媒體上,有關黃裳鳳蝶的“復育”新聞據筆者統計高達45則,並不亞 於黑面琵鷺,然而這類物種的明星地位除了被野生動物法的法定保護地位所造就 以外,許多人類對物種的主觀價值判斷(例如“美麗”、“大型”、“有著一對大眼 睛”)也創造了人們(尤其是民間團體)對於某些物種的過份投入資源。某個物種個 體的增多並不必然地代表整體環境品質的改善與多樣性的增高,然而如果某些特定 物種的增多是因為人類刻意選擇性地養殖,那麼對於這類物種的生存未必是好事, 另外對於其它“非保育類”的“非明星”物種來說,如果牠們的外表不足以吸引這 些“保育團體”或個人,或未被列入野動法中所保護,是否就不值得這些資源與關 愛的投注呢?
  3. “個體增殖”被同等於“保育”:在近五年的媒體報導上最常見到的新聞語 彙即為“某某物種人工繁殖成功,保育開花結果”。然而,在無論是在嚴謹的 保育生物學或保育政策推廣上,種植某些特定植物吸引蝴蝶下蛋,或是飼養幾隻 毛毛蟲羽化成蝶,皆完全不符合“人工繁殖成功”的定義(可在人工圈養環境下利 用人類提供的資源累代自行生殖),更別說是推論為“生態保育開花結果”了。筆 者認為,對於民間團體與個人對於生態保育推動的“熱情”,應予鼓勵。但事實上 許多的個案作法明顯失當,經過媒體的“正面呈現”之後,這些基於偽科學的熱情 反而瞬時成為一種似是而非的主流論述,並引起更多的民間生態保育團體起而傚尤。
  4. 以保育為名的物種野放將引起生態災難:自1990年代至今,臺灣的生態保育學 界曾大力與宗教界溝通放生所帶來的生態問題。然而在這幾年來,我們卻看到更多 由官方或民間“生態保育團體或個人”所主導,以“生態保育”為名的不當物種野 放措施。臺灣雖然只是一個蕞爾小島,但是各類生物有其特定的地理分布格局,這 些天然的分布格局皆不應該由人類憑一己之喜好來打破。例如臺灣各地的蓋斑鬥魚, 原本皆有各自不同的獨特形態,然而近年某些單位大力推廣以蓋斑鬥魚撲滅“登革 熱病媒蚊”,拿著少數種魚繁殖大量子代之後再由縣市首長以非常政治性的方式 “贈送”到另一縣市的水域去 (而且不管鬥魚是否能生存於那些水域)。近年來在 “蝴蝶園”中非常風行的“大白斑蝶”,原本的天然分布僅在臺灣本島的南北兩端, 南北兩端的族群有其各自的演化來源,然而這兩年來卻有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不當 地將這種蝶類野放到臺南、彰化與苗栗視為“保育成功的典範”,或甚至是“南蝶 北運”,購買源自恆春半島的個體後野放到基隆等地,嚴重地干擾這種蝶類原本特 殊的地理分布與基因庫。另一個令人憂心的案例為“光冠水菊”的引入。這種源自 中美洲,已被許多南太平洋包含澳洲在內的國家列為危險害草的植物,在臺灣居然 經常被推廣為“誘蝶植物”。若是到宜蘭縣的農業地帶走一趟,一定不難發現這種 植物已經佔據了許多灌溉渠道,排擠本土的水生植物,影響農業用水。因此,許多 經常佔用媒體版面的“生態保育團體”或“地方保育人士”能不對於本身發言的影 響力更為謹慎小心嗎?

總體來說,臺灣的生態保育政策已漸漸由“物種保育”往“棲地保育”邁進,以提 升自然環境的整體品質與多樣性取代過去投資於少數明星物種的運作模式。然而在 步入棲地保護的道路上,筆者認為無論是學界與主管機關決策,皆應根據科學與完 整的論證嚴謹倡議臺灣未來的生態保育論述。而不是把水泥工程冠上“生態”二字 便成為政治正確的“生態工法”,或是在某個社區公園自我催眠式地做些假山假水 就成為“棲地營造”,並淪為政治人物一時的政績。此外,學界與民間團體勢必得 在環境與生態保育的“實踐方式”上充份溝通,以免原本生態保育的美意反成為另 一種令人頭痛的破壞與對環境的干擾。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貓說:會不會其實所謂的智慧是演化中的一大敗筆,
           會不會其實捨棄自作聰明的大腦才是生存的王道。
          人們自以為驕傲的思考學習能力,是利器,或敗筆?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謂和平共存到底是怎麼樣的景象?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人一等的動物們 - 動物啓蒙大師 - 動物星球
序曲
琳道戴維斯與哺乳動物

沾沾自喜地獨佔演化最高層的人類是優越的物種。是嗎?

錯了!

人類能做到的事,就會有另外一種動物能做得更好。

如果你認為人類科技成就驚人,請先「看看」大自然的能耐再說。

請注意這裡我們用「看看」而非「瞭解」,

是因為事實上許多動物的驚人適應性已經超出人 類的理解範圍。

請留意這位分子化學家巴希 (Behe) 在他 1998 年名為《達爾文的黑盒子》

(Darwin’s Black Box) 書中的話,他說:

「過去,生命的基礎曾被假設是再簡單不過的。

這種假設已經被粉碎了。

視覺、動作與其他生物功能已經被證實不比電視錄影機和汽車簡單。

科學在瞭解生命化學的原理上有著長足的進步,

然而在解釋生命起源的問題上,生物系統在分子層次的精緻複雜則難倒了科學界。」

換句話說,人類能力有限,而大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我們從她的示範中得到靈感。我們厚著臉皮翻版照抄大自然的概念,

並粗糙地移植在機械設計上

(你 曾注意過直昇機如何模仿蜻蜓?或是一架匿蹤飛行器如何模仿變色龍嗎?)

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驚嘆地瞠目結舌,自嘆不如啊。

請到自然世界的萬能動物園,看看那裡有些什麼驚奇在等著我們…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蝴蝶效應


引用自一個師大生物強者的網誌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吃花蓮米 不要干涉花蓮人的事
看不見農產品銷不到台北而全數丟棄的人
沒有理由為花蓮人否決蘇花高
------農民面紅耳赤地怒罵著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了幫受傷的小紅隼治療因自殘而擴大潰爛的傷口
很開心的剪著人造皮

搭了數小時的飛機風塵僕僕從開會的緊張中回國
一回到剛過下班時間幾乎人去樓空的辦公室
就遇見剛從空軍基地送來的來奄奄一息阿丹
毫不猶豫的戴上白手套加入搶救的行列中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穿過垂櫻林道再通過隧道




tigerbit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